产品是消耗性的,而品牌恰恰相反。产品每卖掉一个,实物价值就减少一点;品牌每卖掉一个,品牌价值就增加一些。因此,品牌营销不着眼于当前交换和交易的达成,而是着眼于整体品牌价值的实现和增加,着眼于每一次交易对品牌整体和长远价值的贡献。
根据以上对品牌营销的解释,我们发现,品牌营销最大的特点在于∶无形驾驭有形。这一点始终贯穿于品牌营销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阶段。
无形泛指一切与精神、思想、意识、文化类别的知识、技巧等形成的品牌无形资产,即品牌精神文化系统的基本内容,它是品牌营销的重要思想,为人们识别品牌、接受品牌、喜爱品牌,加深对品牌的认知起到决定性的作·。
经济要素泛化和生产力泛化是后工业社会的突出特点,这在品牌经济中,表现的尤为突出。以有形资源为主体的传统经济要素,已无法解释品牌经济和品牌价值。保罗·A.萨缪尔森(P.A.Samuelson)在《经济学》中指出∶美国产量增长的大约1/3,可以归之于劳动和资本的增长,其余2/3 是可以归之于教育创新、规模效益、科学进步及其他要素所导致的余留额。”
无形驾驭有形的实质是精神驾驭物质,在这种模式下的营销,体现为先热市场、后开工厂;先凝聚品牌资源、后组合有形资产;先创造品牌、后经营企业。相对于传统的营销,品牌营销体现为一种经营上的倒置。这种倒置性使品牌生产拥有了市场保障,品牌工作进入了科学程序,品牌决策拥有了信息支持。无形驾驭有形有效整合了各种资源,规避了市场风险,实现了传统营销中不可控制因素向可控因素的转化,使企业把握市场、引导市场、创造市场成为可能。